老班章古树茶的制作工艺:传统智慧与精湛技艺的凝结
老班章古树茶作为普洱茶中的珍品,其制作工艺独特且讲究,凝聚了传统智慧与精湛技艺。以下是老班章古树茶的制作工艺:
1. 采摘
- 时间选择: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以清明至谷雨时节为理想。此时茶树经过冬季的休息,芽叶饱满,内含物质较为丰富,能为茶叶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 采摘标准:严格遵循“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标准。这种嫩度适中的芽叶,既保证了茶叶有足够的内含物质,又能使制成的茶叶口感丰富、品质上乘。同时,要避免采摘老叶、病叶,以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品质。
- 采摘方式:需在晨露消散后进行,防止水分过高影响后续的萎凋等工序。茶农们通常徒手折断茶梗,用竹篓盛装鲜叶,这样可以防止鲜叶积压发热,避免鲜叶在采摘后就开始发生不必要的氧化或变质。
2. 萎凋(摊晾)
- 操作方法:采摘后的鲜叶被均匀铺陈在透气的竹匾或竹编摊晾槽上。这一过程需根据天气灵活调整,晴天时可利用自然风力加速水分蒸发,阴雨天则需要延长摊晾时间。
- 萎凋目的:让茶叶适度失水,使叶片变软,为后续的杀青和揉捻等工序做好准备。同时,在萎凋过程中,茶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青草气逐渐散去,并开始释放出淡淡的香气,为茶叶然后的香气和口感奠定基础。一般需要6-8小时的静置,使茶叶细胞结构得到适当的破坏,为茶叶的发酵和香气形成创造条件。
3. 杀青
- 传统手工杀青:采用传统哈尼族手工锅炒的方式,这是老班章古树茶制作的关键环节。一口标准铁锅一次只能炒约7斤鲜叶,锅内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40℃左右,持续翻炒30分钟。在翻炒过程中,要确保茶叶受热均匀,防止出现焦片、糊片,既要炒到对应熟度又不能炒干,尽可能保留茶叶中的水分,起锅前还需轻度揉捻,使茶梗胶质微出。
- 杀青作用:利用高温快速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从而保持茶叶的绿色,同时也能提升茶叶的香气,为茶叶的后续转化和品质形成奠定基础。
4. 揉捻
- 手工揉捻操作:杀青后的茶叶转入揉捻工序,制茶人以双手为工具,在竹匾上对茶叶进行反复揉搓。揉捻力度要由轻渐重,使茶叶细胞壁破裂,让茶汁充分溢出并附着于茶叶表面。整个手工揉捻过程耗时30-40分钟。
- 揉捻要求:揉捻程度需恰到好处,既要让茶叶形成紧结的条索,使茶叶在后续的干燥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态,又要保留部分纤维活性,为后期的发酵预留空间,使茶叶在陈化过程中能够充分转化,形成老班章独特的“霸气”与“回甘”口感。
5. 晒青(干燥)
- 自然晒青:这是老班章古树茶传统的干燥方式,也是核心环节。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地摊放在干净的晒场上,让其在阳光下自然晾晒,晒青时间约2到3天,使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0%以下。
- 晒青优势:自然晒青可以让茶叶充分吸收阳光的能量,赋予茶叶独特的“太阳味”,尽可能地保留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和天然香气,避免了烘烤等其他干燥方式可能导致的香气损失和茶叶活性降低等问题,为茶叶后期的陈化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6. 蒸压(可选)
- 压制成型:如果要制作紧压茶,如茶饼、茶砖、茶沱等,就需要对晒青后的毛茶进行蒸压。将毛茶通过蒸汽蒸软,然后放入特定的模具中,施加相应的压力,使其压制成各种形状。
- 便于储存运输:蒸压不仅可以使茶叶便于储存和运输,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茶叶的后发酵,使茶叶在陈化过程中形成更加醇厚、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7. 陈化
- 生茶陈化:对于生茶来说,压制成型后或直接以散茶形式,需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自然陈化数年甚至数十年。在陈化过程中,茶多酚等物质会逐渐氧化,茶叶的香气会从最初的花果香逐渐转向陈香,口感也会由浓烈转为醇滑,回甘越来越强。
- 熟茶渥堆发酵:熟茶则需要经过渥堆发酵这一特殊工序。通过控制温湿度与微生物群落,促使茶叶发生酶促氧化与微生物转化,形成熟茶特别的醇厚口感和独特风味。发酵后的熟茶再经过适当的干燥等处理,也需要进行一些时间的陈化,以进一步提升品质。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